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公招 >  备考资料 >  教育公基 > 

教育学小课堂:孔子的教育思想

2019-10-11  | 

【导读】教育学小课堂:孔子的教育思想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四川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获取。

四川教师备考交流群:533419591   | 备考题库:国培教师APP

1.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孔子创办私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对西周的文化典籍进行整理,经多次修订,形成《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教材,奠定了儒家教育内容的基础。
《诗》:中国最早的诗歌选集,共305首,概称三百篇,分风、雅、颂三类;
《书》:又称《尚书》,古代历史文献汇编;
《礼》:内容是孔子所认为的君子应掌握的礼仪规范等;
《乐》:涉及诗、歌、舞、曲等;
《易》:又称《周易》,为占卜用书;
《春秋》:孔子晚年根据鲁史记、周史记等编著的一部编年史,也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
2.教育作用和地位
1)教育的社会作用:“庶、富、教”思想
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就要努力发展经济,使国家富足起来,还要加强人民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这反映了孔子关于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思想,在发展生产以满足人民基本物质生活的基础上,一定要抓好教育。
2)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认为,就一般人而言,其先天素质相差不大,是后天教育、环境影响及个人主观努力的不同,才导致个体发展的差异。孔子是第一个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论述教育的作用的思想家,为他实施“有教无类”提供了理论依据。
3.“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
孔子主张不分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地域差别、智力程度,都应作为教育的对象,这就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是孔子私学接受弟子的基本原则,也是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基本主张。
4.“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
孔子主张推行德政、仁政,这就需要培养大量德才兼备的政治贤才,也就是君子,因而,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倡导贤人政治,鼓励读书人做官,以改变官僚队伍的结构,促进世袭政治向“贤人”政治的转化。
5.教学内容
“六经”为基本教育内容,尤其特别重视《诗》、《礼》、《乐》的学习。在教学中,他也特别注重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作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认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教学内容上,特别偏重文事和社会人事,忽视了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传播,鄙视生产劳动的知识技能。
6.教学方法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思--行并重;
②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③“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他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启发诱导(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
7.论教师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热爱学生;
以身作则;
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