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卫生 >  备考资料 >  面试热点 > 

2025年面试热点及预测:老师因学生未报清北“破防”

2025-08-06  |  来源: 重庆金标尺教育
资料背景

近日,江西瑞昌市第一中学一老师因三名学生未填报北大清华,选择其他名校而解散班级微信群,网传聊天记录引发热议。网传图片显示,该老师在群内表示三名学生不听学校、老师、家长劝告“完全以一己之心填报热门专业”“将我们所有的感情都化整为零”。该老师还表示“明天上午将解散此群”,这是“班主任教育的失职”。

金标尺解读

虽是良苦用心,但是此举确实不妥,与此同时折射出了大多学校教育追逐的都是名校光环这一现象。其实,我们不应该批评这位怒斥而解散微信群的班主任,他只是压力的最后一环,真正该反省、接受批评的是整个学校的教育。

第一,从学校教学维度来讲,班主任的行为折射出学校的教学错位,是学校教育目标的本末倒置。学校教学的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提高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也要培养独立的人格、塑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在步入社会之后成为有温度、有担当、对社会有奉献的人。但是现如今,学校的教育演变成了“批量生产名校考生”,一味追求唯分论、唯名校论。

第二,从志愿填报维度来讲,班主任的行为折射出老师的角色,是对学生的道德绑架和越界干预。在教学中,老师的核心是传授知识、引导成长,而非成为学生未来的决策者。志愿填报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理想目标、现实成绩等多方面综合考量作出的个人选择,这是学生依法享有的权利,老师的职责是在学生填报志愿的时候提供信息参考和理性建议,因为志愿填报未听劝导,就情绪化处理,将名校情节或者学校的指标任务凌驾于学生的权利之上,既是越界干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也缺少了该有的理性和包容。

第三,从为社会做贡献的维度来讲,不是只有清北的学生才对社会有贡献。上了清北固然前途一片光明,但并不代表不上清北前途就一片暗淡。航天英雄桂海潮拒绝了北清,怀揣对航空航天的热爱与志向毅然决然报考北航,始终刻苦努力,后来成为了神十六队员之一。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的95后选调生小梅在綦江中坝村将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得如火如荼,通过直播带货实实在在为村民增收。毕业于同济大学的肖朋康博士选调驻村期间,发展稻虾共生养殖,发展起了当地的旅游业,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当地企业申请专利以此换来企业赞助村里修上路灯,村民们一提到肖博士,从开始的不信任到现如今的赞不绝口,肖博士用他的坚持和拼劲儿书写着村民满意、组织认可的乡村振兴答卷……各行各业,都有着无数学校毕业的青年大学生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扎根奉献。

有句话说得好,读之前,北大的护理是北大,上之后,北大的护理是护理。不论是社会还是学校,抑或是家长,在孩子成长求学的道路上,鼓励孩子追求高分名校没有错,但是不能演变成唯分论、唯名校论的执念。德智体美劳,智只是其中一部分,希望教育能够冷下来,真正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学生。

金标尺教育

点击查看 更多招考

金标尺

扫码关注 招聘考试公众号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