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事业单位 >  笔试题库 >  笔试模拟 > 

事业单位《综应B类》模拟题:论证评价题(5.9)

2025-05-09  | 

【每日一练】事业单位《综应B类》模拟题:论证评价题(5.9)。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阅读给定材料,指出其中存在的2处论证错误,并分别说明理由。

【材料】

民政部印发《关于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其中提出,以乡村地名采集上图标注为牵引,全面推进乡村地名命名管理、地名标志设置维护、地名文化保护弘扬、地名信息深化应用和地名赋能产业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截至今年8月,全国已规范命名乡村地名43万条,设置乡村地名标志33万块,安装楼门牌1442万块。可以说,乡村地区“有地无名”“一地多名”等问题已经得到全面改善。

之所以要“著名”,就是为了发挥地名“指路”这一基础功能。在乡村,大量地名来源于群众约定俗成、口口相传,比如当地人可能知道“老王家那趟街”,却不利于给归人、游人指向。在“乡村著名行动”的推动下,有的地方设置“乡村一张图”,变“进村问路”为“进村看图”;一些地方设置二维码标志牌,扫一扫就能实现生活缴费和网上办事,便利乡村百姓生活便捷化、现代化。

 

参考答案

1.X:第一段由“全国已规范命名乡村地名43万条,设置乡村地名标志33万块等数据信息”推出“乡村地区'有地无名’‘一地多名’等问题已经得到全面改善”存在论证错误。

Y:因为论据仅强调全国乡村地名命名得到了一定规范、也进行了相应地名标志设置,论点“已得到全面改善”过于绝对,属于绝对化表述。

2.X:第二段由“就是为了发挥地名‘指路’这一基础功能”推出“要著名”存在论证错误。

Y:因为“著名”的原因除了指路以外还包括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不能全归为指路功能上,属于复合原因。

金标尺教育

点击查看 更多招考

金标尺

扫码关注 招聘考试公众号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