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事业单位 >  笔试题库 >  笔试模拟 > 

事业单位《综应B类》模拟题:论证评价题(4.18)

2025-04-18  | 

【每日一练】事业单位《综应B类》模拟题:论证评价题(4.18)。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阅读给定材料,指出其中存在的2处论证错误并分别说明理由。

【材料】

很多经典改编之作不止一部,不同时代影视创作者反复对同一个经典进行诠释解读。比如,小说《红楼梦》的改编之作包括1987版、2010版电视剧,1989版、2024版电影等多个版本;小说《西游记》也被改编成电视剧、动画片、电影等不同艺术形式。当一部经典改编影视剧上线后,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公众对各种改编版本孰优孰劣的讨论,成为一个媒介事件和文化现象。因此,如何从众多改编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符合当下观众审美取向和观赏期待的“这一个”,是传说故事改编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投入改编创作之前,创作者都会关注经典改编与原作的关系。在改编之前首先应研判经典的“可改编性”,所以,经典的影视改编大多是从文学到影视的跨媒介创作。有的经典故事框架明晰,细节刻画充分,人物丰满立体,文字文本特征和视听文本特征之间的差异性较小,适合进行影视语言转化,所以改编难度小。而有的经典强调作者的主观性表达,注重微妙心理的描写和象征方法的运用,重视叙述角度的变化,而使故事的连贯性、情节的戏剧性、人物的立体性有所弱化。这种情况就不太适合改编,或者说在改编时具有相当难度。

 

参考答案

1.A.第一段由经典改编影视剧上线后,会引发公众对各种改编版本孰优孰劣的讨论,推不出如何脱颖而出,符合观众审美取向和观赏期待,是传说故事改编需要解决的问题。

B.因为论据强调的是观众对“经典改编”的讨论,而论点强调“传说故事改编”,二者本质不同,属于偷换概念。

2.A.第二段由“在改编之前首先应研判经典的‘可改编性’”推不出“经典的影视改编大多是从文学到影视的跨媒介创作”。

B.根据逻辑,是因为经典影视改编多是文学到影视的跨媒介创作,所以改编前需研判其可改编性,属于因果倒置。

金标尺教育

点击查看 更多招考

金标尺

扫码关注 招聘考试公众号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