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选遴选 >  备考资料 >  面试热点 > 

2025年面试热点及预测:小学生多次辱骂老师被“严重警告”处分引发争议

2025-07-17  |  来源: 重庆金标尺教育
资料背景

近日,某小学公众号发布了一则关于两名小学生严重违纪行为实施惩戒的通告,引起人们关注。通告中指出,两名小学高段的学生存在屡次辱骂教师、无故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对其惩处以学期综合素质评定“品德表现”为D档,取消本学期评优评先资格;“严重警告”处分记入省学籍管理平台,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由法治副校长训诫。这一惩戒举措特别是将“严重警告”处分记入省学籍管理平台的做法,引发舆论热议。

金标尺解读

针对小学生多次辱骂老师被“严重警告”处分引发争议这件事情,我们应该保持理性的态度来看待。

首先,从处罚的背景来看。是基于两名高段小学生多次出现辱骂教师、无故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属于屡教不改,已经超出了轻微批评教育的范畴,如果对此放任不管,不仅是对师道尊严的践踏,也是对其他学生合法权益的损害,对于两名学生而言,同样是不负责任予以“严重警告”的处分也实属无奈

其次,从处罚的合理性来看《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并且根据程度轻重“扰乱课堂和教学秩序,打骂同学、老师属于严重教育惩戒适用范围”。该范围明确了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且必须是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包括停课停学、法治副校长或者法治辅导员训诫、专门人员辅导矫治等。所以,这样的处罚符合相关规定

当然,之所以会引发争议,主要是聚焦于这样的处罚是否会太重,是否会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带来阴影。尤其是针对小学生,几乎很少听到有严重警告的处分,担心矫枉过正。这样的心情也能理解,一旦受到处分,有可能会在无形中被贴上标签,被特殊对待。但是,从现实来看,对于这两位心智不成熟的小学生屡次严重违规违纪的行为,蜻蜓点水似的批评说教似乎不起作用,当务之急是如何及时制止这样的行为进一步蔓延发酵,正如“生命的庄稼不打理就会长满荒草”一样,这样的惩戒教育是及时的也是必须的

围绕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惩戒引发的争议,由来已久。但是我们必须要清醒地意识到,如何引导教育孩子,并非只是学校的责任,我们更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形成合力,才能助力孩子在正确的道路上健康成长。因为不合格孩子的背后,往往都有着不合格的父母的身影。具体而言,一方面学校要把握好教育惩戒的度,育人的同时做好及时的纠偏;另一方面,家长要以身作则,注重对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是非观念的引导,避免纵容溺爱。最后,社会应该以包容之姿来对待学校老师对孩子的适度惩戒,也要包容对待那些因为犯错而被处罚的学生避免标签化,要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

金标尺教育

点击查看 更多招考

金标尺

扫码关注 招聘考试公众号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