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唐经常遇事不决,没有主见,任何事情都习惯性地寻求旁人帮助,无法独立完成任务。依据以上描述,小唐最可能在( )家庭中长大。
A.权威型
B.放任型
C.民主型
D.混乱型
【金标尺答案】A
本题考查学生发展指导───家庭教养模式。
鲍姆林认为有三类家庭教养模式,分别是权威型、放纵型和民主型。其中,权威型是父母占支配地位,孩子的一切都由孩子来控制。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不诚实的性格特征。根据题干描述,小唐最有可能是在权威型家庭中长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B项:放任型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蛮横无理、胡闹等。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民主型家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自主权,并给与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儿童,独立意识强烈,创造性、主动性高,善于与人合作,社会责任感强,意志较坚定,而又不失灵活性。此类家庭属于较理想的家庭,有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
2、晴晴在小学是成绩一直不错,到了初中却逐渐退步,王老师帮她分析原因,发现原来晴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坏习惯一直没有得到纠正,违背了桑代克学习律中的( )。
A.练习律
B.准备律
C.效果律
D.模仿律
【金标尺答案】A
本题考查学习心理───桑代克三大学习定律。
桑代克三大学习定律分别是练习律、效果律和准备律。练习律是指一个学会了的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练习和使用越多,就越来越得到加强,反之会变弱。题中晴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能坚持练习巩固,违背了练习律,故本题答案为A。
B项: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生理或心理做好准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效果律是指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
3、下列情境中所发生的学习,属于发现学习的是( )。
A.语文老师读一遍字词,学生跟着齐声复述一边
B.英语老师布置抄写单词十遍的家庭作业
C.物理老师为学生们讲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D.学生们在生物老师的指导下,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
【金标尺答案】D
本题考查学生心理───学习的概述。
发现学习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未直接呈现给学习者,只呈现了有关线索或例证。学习者必须经历一个发现的过程,自己得出结论或找到问题的答案。
A、B、C项:都是教师直接将主要内容呈现,没有体现学生的发现学习,故本题答案为D。
故本题答案为D。
4、果果在和密码回家的路上遇到红绿灯,妈妈说:“快,现在没有车,我们走!”果果去疑惑她问妈妈,“可是现在是红灯呀!老师说一定要等路灯才能过马路”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学校和家庭的德育未遵守( )原则。
A.导向性
B.一致性
C.阶段性
D.因材施教
【金标尺答案】B
本题考查学生发展指导能力───德育原则。
德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是指多方面的教育力量是一致和协调的,有计划的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故本题答案为B。
A项: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C项: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D项:因材施教也叫教育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
5、小强一直以为车子只有两轮的和四轮的,有一天他在街上看到了三轮车,才知道还有三个轮的车子,此过程中,小强的图式发生了()。
A.同化
B.顺应
C.内变
D.质变
【金标尺答案】B
本题考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同化和顺应。
顺应是指用原有的观念或图式解释不了新事物,需要改变原有图式或者形成新的图式来帮助理解新事物,是一种质变的过程。题中小强明白两轮和四轮的是车,三轮的也可以是车,形成了新的图式,属于顺应。故本题答案为B。
A项:同化是指遇到新事物时,用原有的观念和图式可以解释面临的新事物,故原有观念或图式不需要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D项: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