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公务员 >  备考资料 >  面试热点 > 

2025年面试热点及预测:“蹭饭书记”蹭的是饭 温暖的是人心

2025-07-09  |  来源: 重庆金标尺教育
资料背景

近日,河南鹿邑驻村书记董桂林因为“蹭饭”火了,一到饭点儿他就拿着印着小猪佩奇的白瓷碗两双筷子扬起标志性的笑容大步流星跑向村民家用满是记忆点的口音询问“添双筷子,可中?”这段场景被镜头记录后,迅速在短视频平台引爆千万播放量,董桂林因此被网友亲切称为“蹭饭书记”。

金标尺解读

河南“蹭饭书记”董桂林的走红,既是一种基层工作方法的创新,也是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

首先,打破干群隔阂,以真心换民心董桂林以“蹭饭”为契机,主动融入村民生活,与村民同吃一锅饭、同聊家常,迅速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正如《人民日报》所评:“驻村书记去村民家‘蹭饭’,看似‘蹭饭’,实则陪伴。”这种“接地气”的工作方式打破了传统干部与群众之间的隔阂,让干部不再是“村口的陌生人”,而成为“家里的自己人”,真正做到了“以心换心”

其次,创新治理方式,用“烟火气”解决实际问题传统的基层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如“坐着小车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难以真正了解群众需求。而董桂林的“蹭饭”方式,让他在饭桌上能够了解到群众家庭琐事、粮食收成、邻里关系,以及急难愁盼和意见建议等真实鲜活的社情民意这种“饭桌调研”不仅效率高,还能让村民在轻松的氛围中表达意见,使政策制定更贴合实际工作开展更有针对性

再者,善用新媒体,借助互联网赋能乡村振兴。董桂林借助短视频平台,将当地的蒲公英茶叶、优质小麦粉等特产展示给网友,成功将网络流量转化为农产品销售增量,更是承诺橱窗收益全部纳入村级集体收入。这种蹭饭+带货”的模式,既解决了村民的增收难题,又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新动能。同时这也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乡村产业发展不能墨守成规,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让更多优质农产品出村进城,促进村民就业增收

最后,在“蹭饭书记”走红的同时,我们也警惕“网红化”陷阱,避免陷入“为流量而作秀”的误区。基层工作的核心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表演温情。如果“蹭饭”变成一种刻意营造的“人设”,而非发自内心的群众工作方法,那么它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此外,其他基层干部在借鉴这一做法时,也要避免简单模仿,而应结合本地实际,探索真正适合当地的工作方式。唯有如此,“蹭饭”才能从“网红现象”升华为“长效治理”的生动实践。

金标尺教育

点击查看 更多招考

金标尺

扫码关注 招聘考试公众号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