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选调生 >  阅读资料 >  行测 > 

行测常识 | 常见的心理学效应(上)

2020-05-13  | 

【导读】行测常识 | 常见的心理学效应(上)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重庆选调生考试网获取。

重庆选调QQ交流群:786820874

对于准备选调生的考生们来说,在准备《行测》的练习题中,时不时有遇到关于心理学效应的题目。这些心理学效应和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看到这些效应陌生又熟悉,却总是想不起来它具体的含义,导致丢分。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了解一下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心理学效应。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提出,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具体来说,就是对方的某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品质就会掩盖人们对对方的其他品质和特点的正确了解。

马太效应

由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提出术语,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术语,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破窗效应

由詹姆士·威尔逊及乔治·凯林提出,指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

效应模型: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

从众现象

最早发现从众现象的是M·谢利夫,指一个人在面对众多反对声音的时候,容易失去主见,失去自己的立场和原则,随波逐流。

受群体心理气氛的影响,企求与群体中多数人在态度和行为上相一致,这种现象大都是在群体压力作用下产生的。个体的态度和行为与其他成员一致时,就有一种安全感,否则,个体就感到一种心理紧张,促使他趋向一致。

首因效应

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

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接近,并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和表现的解释。反之,则会产生对抗状态。

登门槛效应

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提出,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青蛙效应

源自十九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试验”,把一只青蛙扔进开水里,它因感受到巨大的痛苦便会用力一蹬,跃出水面,从而获得生存的机会。当把一只青蛙放在一盆温水里并逐渐加热时,由于青蛙已慢慢适应了那惬意的水温,所以当温度已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青蛙便再也没有力量跃出水面了。于是,青蛙便在舒适之中被烫死了。

“青蛙效应”告诉我们,一个人或企业应居安思危,适时宣扬危机,适度加压,使处危境而不知危境的人猛醒,使放慢脚步的人加快脚步,不断超越自己,超越过去。

 

 金标尺公考APP